期刊《Cell》在线发布了一项由哥本哈根大学诺和诺德基金会基础代谢研究中心领衔带来的研究报告。文章指出,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个调动棕色脂肪组织(BAT)的有效靶标,通过基因工程提高该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水平后,即使长期暴露于高脂饮食下,小鼠也能免受代谢疾病困扰,享“瘦”美食,并且该方法还具有持久生效的潜力。
研究揭示:神经系统或可替代抗生素抑制细菌感染
近日,《Plos Pathogens》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UPEC kidney infection triggers neuro-immune communication leading to modulation of local renal inflammation by splenic IFNγ的文章,揭示了神经系统感知局部细菌感染并迅速激活免疫反应的新机制。
JAMA指南:结直肠癌发病趋于年轻化,筛查起始年龄降至45岁
近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SPSTF)在JAMA发布了结直肠癌筛查指南,指南基于2016年发布的旧版筛查指南进行了更新,将筛查起始年龄降至45岁,建议做结直肠癌筛查的年龄区间从2016年的50-75岁进一步扩大到了45-75岁。
《细胞》重磅!科学家成功培育全球人类自组织心脏类器官,可自主跳动且能自我修复
近日,来自维也纳奥地利科学院的科研团队,使用人类多能干细胞成功培养出全球体外自组织心脏类器官模型,该模型可自发形成空腔,自主跳动,无需支架支持。同时,这种心脏类器官在受伤后可以自主动员心脏成纤维细胞迁移修复损伤。
Nature子刊:RAS靶向药物研发新进展
RAS是肿瘤患者中常见的致癌基因之一。近日,Nature 子刊以题目为RAS-targeted therapies的海报形式发布了关于RAS靶向疗法的关键性进展,对针对RAS靶点的药物研发进程进行了梳理与盘点。
北大科学家发Cell顶刊:通过剪接体抑制剂可使小鼠产生全能干细胞
近日,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ouse totipotent stem cells captured and maintained throughspliceosomal repression”的文章,发现剪接体抑制能够产生小鼠全能干细胞。
将免疫疗法效果提升近3倍!这款进入1期临床的抗癌疫苗,会是癌症“终结者”吗?
康斯坦茨大学的免疫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癌症疫苗,在小鼠实验中能够将免疫药物的效果由20%提升至75%。相关报告于当地时间5月18日发表在《Nature》旗下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癌症早筛不能降低卵巢癌死亡率,癌症晚期患者将何去何从?
近日,期刊《The Lancet 》发表了一篇文章,对英国《卵巢癌筛查合作试验》(UKCTOCS)的报告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卵巢癌的早期筛查并不能降低该病的死亡率。
Nature:T细胞也需要“早教”,只要细菌教得好,机体免疫差不了!
近日,来自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Matthew L.Bettini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Gretchen E.Diehl课题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研究成果,提出肠道菌群可诱导肠道树突状细胞将微生物抗原从肠道运输到胸腺,然后诱导微生物群特异性T细胞扩增,从而增强对肠道微生物和病原体的识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