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Effect of Plasma and Blood Donations on Levels of 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in Firefighters in Australia”的研究发表于JAMA Network Open。本次研究由澳大利亚科学家Robin Gasiorowski博士及其团队主导,这项随机试验发现定期献血或献血浆可显著降低血液中PFAS水平,其中,献血浆更有效。

发烧后没胃口?Nature揭示背后机制
导致生病的原因五花八门,但我们的身体反应却基本是固定模式,如发热、畏寒、食欲不振和疲劳。普遍观点认为,这是免疫系统发起了防御反击,从而导致了以发烧为主的一些列令人不快的身体反应。然而,神经科学家表示,这个“锅”得大脑背。北京时间6月9日,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哈佛大学脑科学中心庄小威教授、骆利群教授等人发现,大脑中的一个从未被表征过的神经元群在“操纵”疾病期间的体温与食欲

首例!泰国出现疑似「猫传人」新冠病例
近日,泰国学者报告了一例疑似「人传猫传人」的新冠案例。该研究指出泰国的一名兽医在密切接触新冠阳性患者的宠物猫后,被诊断患有新冠,进一步支撑了新冠病毒可以实现「人传猫传人」的传播路径假设。

真正的全民免疫?美国全民新冠抗体阳性率已超94.7%!
2022年6月17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12月底,美国献血者血清中新冠抗体阳性率已达94.7%

震惊!多数国人体内无有效抗体,国产新冠mRNA疫苗或安全有效!
近期的研究表明,高度突变的Omicron变体可以逃避大多数来自恢复期患者或完全接种疫苗个体的抗体。令人遗憾的是:在大多数接种两剂科兴灭活疫苗的中国人群中,没有或检测不到针对Omicron的中和抗体。辉瑞/BioNTech的mRNA疫苗BNT162b2在滴度和针对Omicron的保护方面显著优于同源加强剂量。然而,这种编码SARS-CoV-2完整S蛋白的商业mRNA疫苗在中国大陆尚不可用。

解开干细胞之谜:我们离在培养皿中制造器官又近了一步
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研究人员利用小鼠模型,破译了某些细胞制造器官的另一种途径,并利用这一知识开发了一种新型干细胞,作为培养皿中器官的潜在来源。

新冠疫苗进入二价时代!首个奥密克戎版疫苗试验结果如何?
6月8日,Moderna公布了第一个含有奥密克戎疫苗的新一代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结果。这款疫苗是包含Moderna原始疫苗mRNA-1273和一种针对奥密克戎候选疫苗的结合体,是一种改良版的mRNA新冠疫苗。

每周吃几个鸡蛋比较合适?基于中国人群的权威研究告诉你答案
2022年5月24日,北京大学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系余灿清团队在eLif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ssociation of egg consumption,metabolic markers,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的研究。该项研究揭示,每周食用4-7个鸡蛋可保护心脏健康,显著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NEJM:连续一年不吃晚餐,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2022年4月21日,南方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发表研究成果。研究发现肥胖患者的限时饮食方案(不吃晚饭)在控制体重、体脂或代谢危险因素方面并不比限制每日热量(七分饱)效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