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可能会导致一种治疗急性和慢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新方法。由于其多种耐药机制,铜绿假单胞菌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可导致重症患者的并发症感染和危险的败血症病例。来自科隆大学、科隆大学医院、布伦瑞克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和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院的科学家团队从慢性病患者的免疫细胞中分离出抗体,并描述了它们的结合机制。这项研究发表在著名的科学杂志《细胞》上。

Nature Immunology:利用CD3多样性来解决CAR-T耗竭问题
最近,德国弗莱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CD3多样性来优化CAR-T细胞,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中可防止这种耗竭,从而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这项研究结果于11月6日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

Nature:参与神经化学物质(如血清素和多巴胺)运动的转运蛋白结构
神经元通过一种叫做神经递质的化学信号相互交流。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的科学家利用结构生物学专业知识确定了水疱单胺转运蛋白2 (VMAT2)的结构,VMAT2是神经元通信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观察不同状态下的VMAT2,科学家们现在更好地了解了它的功能,以及蛋白质的不同形状如何影响药物结合——这是治疗多动症(过度运动)疾病(如图雷特综合症)的药物开发的关键信息。这项研究今天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Science新证据:猴痘病毒由于持续的人际传播而不断进化
一项新的分析表明,猴痘病毒正在迅速分化成几个谱系,其特征是由于与人类免疫系统的持续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突变,这表明该病毒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人类中传播。

海马体的代谢升高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征兆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阶段,大脑海马体部位的代谢增加。这一研究成果于11月1日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上,为疾病的早期干预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肠道细菌代谢物促进树突状细胞捕获抗原
在2023年8月30日发表在《FEB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日本冈山大学医学、牙科和制药科学研究生院的Kazuyuki Furuta副教授、Takuho Inamoto先生、Kazuya Ishikawa博士和Chikara Kaito博士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肠道细菌产生的短链脂肪酸(SCFAs)负责启动树突细胞向肠腔延伸。

Nature:科学家发现病毒对抗细菌CRISPR免疫系统的全新方式
近日,由奥塔哥大学的Peter Fineran教授和哥本哈根大学的Rafael Pinilla-Redondo博士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揭示了病毒抑制细菌CRISPR-Cas免疫系统的新方法。

Science Advances:叶绿体的作用不仅仅是光合作用!免疫防御中隐藏的玩家
科学家们早就知道叶绿体可以帮助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食物,但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植物生物学家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叶绿体对于植物免疫病毒和细菌病原体也是必不可少的。

Nature子刊最新研究揭示了雌激素如何发挥其抗糖尿病作用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称,典型的女性性激素雌激素刺激血管细胞向肌肉输送胰岛素,降低血糖,预防2型糖尿病。该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