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和UPMC希尔曼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抗癌免疫细胞亚群,这种细胞位于它们的正常邻居之外——被称为三级淋巴结构——当它们与肿瘤密切接触时,它们会变得令人沮丧地功能失调。

Nature Immunology:重新平衡免疫系统
麦吉尔大学医学与健康科学系教授、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研究所资深科学家Maziar Divangahi领导的一组科学家证明,在小鼠暴露于流感之前给它们注射β-葡聚糖可以减少肺损伤,改善肺功能,降低患病和死亡的风险。

癌细胞会放电?Nature揭示小细胞肺癌扩散新机制
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一些侵袭性特别强的肺癌细胞可以形成自己的电网络,就像在人体神经系统中观察到的那样。这种独特的特性可以使它们减少对肿瘤周围环境的依赖,甚至更容易扩散。

对肠道干细胞衰老的新认识
最近由副教授Takuya Yamamoto和研究员May Nakajima-Koyama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维持干扰素-γ (IFN-γ)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之间的微妙平衡对于在衰老过程中保存肠道干细胞群至关重要。通过比较年轻小鼠和老年小鼠肠道组织,研究人员发现了这些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信号通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支持干细胞的维持。

《Nature Genetics》PROX1积极抑制细胞命运可塑性,保护肝细胞身份,防止肝肿瘤发生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German Cancer Research Center,DKFZ)和 DKFZ-ZMBH 联盟的研究人员发表了论文,在细胞命运调控和癌症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理解肝脏细胞的命运维持机制以及肝癌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关键线索,有望为肝癌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的方向。

《Nature》在癌细胞中发现令人惊讶的新免疫逃避机制
日本冈山大学的Yosuke Togashi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了癌症免疫逃避中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新见解。研究小组确定了线粒体转移是免疫逃避的关键机制。这项研究于2025年1月2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Nature Medicine》可溶性 tau 聚集体的新发现
来自瑞典哥德堡大学萨尔格伦斯卡学院精神病学和神经化学系等多个单位的研究人员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Phospho-tau serine-262 and serine-356 as biomarkers of pre-tangle soluble tau assemblies in Alzheimer’s disease”的论文。该研究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深入理解 AD 早期病理机制、开发新型诊断方法和治

《NBE》小环状RNA疫苗:癌症免疫治疗的新曙光
研究人员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mall circular RNAs as vaccine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论文。该研究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开发新型癌症疫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小环状RNA(circRNA)在癌症治疗中的巨大潜力,还为未来癌症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Science重要发现:逆转线粒体损伤也许能让糖尿病患者恢复控糖能力!
一些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产生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线粒体异常,无法产生能量。然而,这些研究无法解释为什么细胞会有这种行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用小鼠证明,功能失调的线粒体会引发一种影响β细胞成熟和功能的反应。